您现在的位置:首页>>警钟长鸣>>

纪法红线 |“闭环管理”下 巴南这家单位的油是怎么“漏”掉的?

  “我以为用加油卡给自己买点生活物品,金额少就不会被人发现,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巡察组的火眼金睛!”近日,提起用公务车加油卡购买生活物品用于个人消费被查处一事,巴南区教师进修学校驾驶员毕某某非常懊悔。

  时间回到今年4月。巴南区委启动第八轮巡察,在2个月的时间里,5个区委巡察组重点对区教师进修学校、区人民医院等7个教育卫生系统党组织开展了常规巡察。

  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巡察组了解到,该校共有3辆公务车、3名驾驶员。公务车加油卡由校办公室统一管理,共有1张主卡、2张副卡,由主卡分油到副卡上。“公务车需要加油时,驾驶员就到办公室领取副卡,加完油之后,凭加油站出具的小票在办公室登记。”该校负责人说。

  “领取加油卡—到加油站加油—凭借加油小票登记”,乍一看,这样的“闭环式”加油管理似乎让人“无缝可钻”。“但实际上,这就像纸糊的窗户一般,一戳就破。”巡察组工作人员说,“因为加油凭条上根本看不出消费的具体名目。”

  戳破这层“窗户纸”的就是加油站编码。发现区教师进修学校加油卡管理存在漏洞,巡察组便根据每张加油小票上显示的编码,逐一找到了对应的加油站,并提取了相关明细清单。果然,在该校2017年至2018年的加油清单中,除“92号汽油”这一油品类商品外,“多种商品”等非油品类商品也赫然在录。

  “多种商品”是指哪些商品?5月14日,巡察组再次前往有关加油站咨询。“如果消费者在加油站加油的同时,购买了其他商品,比如矿泉水、饮料等其他物品,加油清单中就会显示‘多种商品’名录。”加油站工作人员解释。

  “用公务车加油卡购买生活物品,这明显不合规。”摸清楚基本情况,巡察组对该校驾驶员进行个别谈话。面对巡察组,驾驶员毕某某承认了用公家油卡揩“油中油”的事实。

  毕某某说,由于加油小票上不会显示消费金额到底是用于加油,还是用于购买其他物品,加上其所在单位以前没有核查过加油明细清单,他在给公务车加油时,就“顺便”也给自己买一些香烟、饮料等物品。

  为了不让人察觉,毕某某每次购买时不敢花费太多,少至三四十元,多至百八十元,试图通过“少量多次”的购买方式掩人耳目。后经查实,2017年至2018年,毕某某先后14次擅自使用公务车加油卡购买物品,涉及金额2064.8元。

  被巡察组发现问题后,毕某某主动退缴了所有违纪款项。今年10月,毕某某受到诫勉谈话处理,区纪委监委驻区教委纪检监察组责成该校立即对案件暴露出的加油卡管理问题进行整改。

  区教师进修学校举一反三,以案促改,将公务车加油卡管理模式从过去的“车卡不分”改为“一车一卡”,并单独建立台账对公务车加油严格管理。同时,每月派专人到加油站核对加油明细清单,坚决杜绝公车私用、私车公养及借机揩“油中油”等问题。






附件

【字体: 】【收藏】 【打印】【关闭